好茶,到底要不要洗?
发布时间:
2025-04-22 10:07
茶,是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之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饮茶的习惯。饮茶不仅仅限于解渴的需求,泡茶的过程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优雅的享受。将第一泡茶水倒掉,俗称“洗茶”。这似乎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甚至有些人泡绿茶也要“洗一洗”。
茶叶究竟要不要“洗”?“洗茶”能洗去什么?
部分支持洗茶人士的理由是,认为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灰尘或者微生物,有些人甚至认为洗茶能去掉茶叶上的一些农残。
目前大陆的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已相当高,除了采摘还依赖手工以外,其它的生产环节,基本都不需要人直接接触。特别是绿茶和红茶,基本已实现全机械化,两个人站在流水线旁就能完成整个生产流程。
即便是加工工序相对复杂的乌龙茶,如铁观音,其机械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以前很多严重依赖手工的环节,如揉捻做形、毛茶挑摘、分装小包等,现在也有专用的机械成。
即使有部分微生物,茶叶是用沸水冲泡,80 度以上的高温热水,足以杀死大部分细菌。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大众关心的问题,农残和重金属问题可能是大家更为关心的。农药和重金属之所以会形成残留,积聚在茶叶内,那说明它是非水溶性的,简单冲泡,根本无法将其洗去。
相反,冲泡的次数多了,反倒有可能使农残和重金属残留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前几泡茶其实最安全,泡的越多越危险。
大陆唯一的茶学院士陈宗懋就一直倡议,茶叶质检,应以检测茶汤为准,人们饮用的是茶叶的浸出物,很少有人直接食用茶叶。
综上所述,洗茶其实根本洗不去那些我们想洗掉的东西,相反茶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茶多酚、茶色素和大部分的氨基酸等物质水溶性都很强,会在第一泡中迅速浸出,洗茶其实是把这些营养物质给洗掉了。
第一泡中产生的残渣和泡沫是什么?
茶叶第一泡冲泡,往往会产生碎末和大量的泡沫,很多人都把其当成有害物质,用器具将其刮走或者直接倒掉,并以此作为洗茶的依据。
茶叶在包装和拆装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碎末,加工越好的茶叶,干燥程度高含水量低,会导致其更容易破碎。
茶皂素,属于皂素类物质,皂素类物质都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和发泡性。第一泡茶水,茶皂素就会快速析出,如果再配上水的翻滚,就会在茶汤表面形成大量泡沫。
大多是为了让茶汤看起来顺滑干净,而把泡沫去掉。
第一泡到底该不该倒掉?
第一道茶汤,到底该不该饮用,个人观点,要看具体情况和茶叶种类。
绿茶和红茶,肯定是应该第一泡直接饮用,从冲泡方法和茶叶特性来看,绝对不应该将第一泡浪费掉。
特别是高档的单芽绿茶和红茶,本身就只能冲泡二三道,如再倒掉一道,这类茶基本丧失饮用价值。
反复揉捻的乌龙茶,普洱之类的紧压茶,第一泡的时候,茶叶尚未充分浸润,茶叶都未舒展开,茶汤无法达到最佳的饮用标准。
广东福建的茶客,习惯用第一泡茶汤拿来烫杯和清洗茶具,通过提高杯具的温度而提升茶汤的香气,这是从口感的角度出发,并非是因为茶叶本身“脏”而需要清洗。
近年开始逐渐流行的老白茶,还有一些陈年的普洱老茶,它们的加工工艺,使得这些茶的叶片细胞比较完整,加之长期存放脱水严重,完全丧失活性。需要用高温热水,使其恢复本质,达到可冲泡的状态。
第一道开水冲泡茶叶,不是为了洗茶,科学的叫法应当是醒茶。
绿茶、红茶之类新鲜的茶叶,不需要醒,越老越陈的茶叶则需要“醒一醒”,陈年普洱之类的甚至可能需要醒两道。
工作一段时间,可以去喝杯绿茶,微信号:珑珠茶友会,聚八方爱茶人,一起畅聊茶生!或者去窗口站一会儿,也可以站起来扭扭腰,原地踏步。
来源:搜狐
上一页
下一页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