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符镇凯华路1号

电话:400-960719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查看手机网站

弘扬川茶文化 · 打造茶旅综合体

Promote Sichuan tea culture and build a tea tourism complex

“天府龙芽”在第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上唱响全球


宜宾获“世界早茶之都”美誉

宜宾获“世界早茶之都”美誉

1

2

一盏香茗敬世界,群贤毕至话未来。

3月18日—3月20日,以“长江首城·茶和天下”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在宜宾举行。这场全球性的茶业盛典,吸引了3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国际嘉宾、200多位知名企业代表和60多个行业组织负责人齐聚。

茶,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连续举办三届国际茶业年会的宜宾,已成为世界茶企共建共享、共谋发展和加深友谊的重要舞台,越来越多的茶界大咖在这里以茶会友、以茶传情,书写合作共赢新篇章,共创全球茶业发展新辉煌。

3

以茶为媒

齐聚盛会共建共享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对于30多个国家的嘉宾、知名企业代表和行业组织负责人而言,像是赴了一场意义特别的早春之旅。第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上,16项茶事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让中外嘉宾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长江首城,茶和天下。18日上午,第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开幕式上,国际茶叶委员会和第三届国际茶业年会组委会现场授予宜宾市“世界(中国)早茶之都”称号,并对相关组织和个人予以授牌。本届年会将着力推动全球茶产业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茶业体系。

全球盛会,举世瞩目。以茶为媒,齐聚长江首城。

4

在临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式刚结束,世界著名茶乡茶展暨宜宾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展出时间从18日持续到20日。来自89个国家160家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数量、规模均超过前两届,展馆面积达到4540平方米,较上一届增长了55%。

主宾国尼泊尔展馆、国际名茶展区、国内十大名茶企业展区、宜宾汇展区、四川优秀茶企展示区、港台精品展区……展出期间,只见茶乡茶展现场人头攒动,前来交流、品茗、采购的嘉宾、客商、游客以及本地市民络绎不绝。有着世界著名茶乡美誉的宜宾,在茶展活动中秀出了特色。

“宜宾茶确实早,很有自己的特色。”北京同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制茶大师曾火文说,宜宾茶无论是香气还是味道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他也希望借此茶展,能够与来自各地的茶人进行交流、学习。

6

川茶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傅砚也在此前也明确表示,目前,集团公司拥有自己的茶园基地,可以常年供应高、中、低档次各类茶叶品种,其产品质量和数量能十分稳定供应满足各类客商要求。

展出期间,不少嘉宾、客商和游客还通过观看茶艺表演、参与现场有奖问答等形式,了解了茶叶历史、饮茶好处等,感受宜宾茶的文化魅力。部分国内外茶业从业者还与宜宾茶人“取经”,交流种植经验和茶树品种等,更有年过八旬的宜宾老茶人亲临现场“说茶”。

5

以茶会友

研讨交流共谋发展

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茶界人士前来感受、交流、合作、共享中,彰显了新时代下的中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科技、旅游、文化共生发展的全新形象,对于宜宾茶和中国茶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我以前来过这里,我爱这座城市,记忆里也和今天一样美丽,真的很棒。”第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开幕,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以老朋友的姿态,第三次来到宜宾。

三月的宜宾,碧绿青翠,莺声燕语。在前往翠屏区明威镇参加的世界著名茶乡之旅中,伊恩·吉布斯再次加深了对这座世界(中国)早茶之都的美好记忆。满目葱郁的茶园风光、传承茶文化的“喊茶活动”、拥有现代高新农业专业技术和古法制茶工艺的优秀茶企,给伊恩·吉布斯和300余名中外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

“眼尖”的客商还发现,透过本届年会活动能感受到当地政府很重视、外商很多,各国茶叶协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很多茶叶机构都有参加。

以茶会友,群英汇聚;共话茶情,互助升级发展。

19日下午,国际茶情趋势和发展论坛齐聚了来自国际茶叶委员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等世界各地的组织以及专家学者,就全球茶业发展进行了精彩的交流探讨。

8

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以《2019全球茶叶行业发展趋势,全球茶业面临的焦点问题》为题,作了深入的交流探讨,赢得了在座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的热烈掌声。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简明扼要地道出了茶叶贸易未来将呈现的四个主要趋势和挑战。

在这场大咖云集的国际论坛上,不少宜宾茶企负责人借力“主场优势”,纷纷表示收获良多,“让我们了解了更多世界的茶叶市场和茶产业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一家宜宾茶企负责人直言,目前他们正在根据国际茶叶和茶产业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国际口味的产品,希望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宜宾的早茶。

以茶传情

共创茶业发展新辉煌

1

以茶传情,广交天下朋友;精诚合作,助推繁荣发展。宜宾,正以更开阔的胸怀融入世界茶业。

19日下午,临港经开区恒旭国际大酒店里高朋满座,掌声雷动,气氛热烈。第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招商引资项目推荐与签约活动上,共收集签约合作项目363个,签约总金额105.82亿元。其中,茶产业项目39个,签约总金额57.49亿元,还涉及投资、购销、技术合作等类别。

1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首次受邀担任主宾国,尼泊尔共产党中央常委、农业畜牧业发展部部长查克拉帕尼·卡纳尔直言,尼泊尔有高品质的茶叶,却无法在全球市场上令人满意地展示其产品,本次活动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尼泊尔,也让更多的尼泊尔人了解宜宾茶文化。

“参加此次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茶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更加明确了发展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接下来一定要把深加工产业链更加延伸延长。”南溪区茶叶站站长张义厚表示,南溪区下一步将重点打造宜宾早茶基地,集中在黄沙、大屏、林丰、汪家、大观五个乡镇发展茶产业,争取早日实现十万亩早茶基地的目标。

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思想和思想相碰,就会迸溅无数火花。在第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国际红茶产业科技创新研讨会上,一场来自国际红茶领域最新科研进展的讨论引人关注。

1

“工夫红茶近几年来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可以说是全国一片红。天府龙芽不仅绿茶好,红茶也好。”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董春旺博士现场分享了《工夫红茶加工品质的智能感知技术》。安徽祁门红茶香气被誉为“祁门香”,研讨会上,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丁勇为嘉宾们讲解了《祁门红茶加工与品质调控研究进展》。同时,来自川茶集团公司以及斯里兰卡茶叶所、德国布伦瑞克理工大学、印度托克莱茶叶研究所等国内外的茶叶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享了各自的科研与创新成果。

1

中外嘉宾纷纷表示,国际红茶产业科技创新研讨会如同会议秉承的主旨,不断深化各红茶产出国之间的交流,推动茶业生产加工技术成果共享,促进国际红茶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共叙茶事,共谋发展,共赢未来。这是一次对外开放、商贸洽谈、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茶界盛会,也是世界茶企业共建共享、共谋发展和加深友谊的重要舞台,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全球茶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

3月20日,作为第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重要活动之一的国际茶业(宜宾)共识会议在川茶集团科技园多功能厅举行,中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多国的茶叶行业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与知名茶企、产茶区地方政府代表共同发起并达成《宜宾共识》,成立国际茶业合作组织T20+(英文名International Tea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简称:T20+)。《共识》指出,始终关注和强调科技创新的战略重要性,共同为茶叶消费促进,饮品行业市场份额递增和新市场开拓等贡献力量,共赢共进,是全球茶人的共同责任。为团结国际茶叶行业各个环节,着眼茶叶贸易促进、科技发展、品牌与文化推广、市场拓展、消费提升、国际合作与法律咨询等工作,有必要发起成立国际茶业合作组织,致力于推动富有成效的工作。根据《共识》,各方一致同意,成立国际茶业合作组织,该组织秘书处设在中国宜宾。《共识》指出,本届年会见证了“国际茶叶小生产者联盟第一次会议”与“中国·东盟茶业合作峰会第一次筹委会议”的成功举行。国际茶叶小生产者联盟由生产国与消费国共同发起成立,该联盟第一届总部将落户中国宜宾。东盟茶业协会由东盟六国茶叶行业发起并成立,会后将寻求诸边茶业合作,适时举办“中国·东盟茶业合作峰会”。参会代表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茶叶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科技创新是解决行业发展瓶颈,提质增效,提高茶产品附加值,创造新的卖点和受众群,进而使全产业链受益的创赢点。始终关注和强调科技创新的战略重要性,共同为茶叶消费促进,饮品行业市场份额递增和新市场开拓等贡献力量,共赢共进,是全球茶人的共同责任。

1

)茶业年会的举办和川茶品牌的推广开启了新篇章。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花秋茶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天府龙芽股份有限公司等全省151个龙头企业成为首批使用“天府龙芽”地理标志的企业。2025-04-20日,川茶大区域品牌“天府龙芽”成功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证书号AGI02426)”。为规范使用“天府龙芽”地理标志(简称“地标”),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制定了《天府龙芽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和《天府龙芽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并报送省川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同意发布实施。11月30日,由省川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向99个茶产业重点市印发了《关于推荐使用“天府龙芽”地理标志的通知》。在地标保护范围内,通过企业自愿申报,市县(区)农业主管部门推荐,截止12月20日,共有45家企业提交申请资料。2019年1月21日,该会组织省内相关专家对申请使用地标的企业进行评审,评选出首批地标使用企业。(四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