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华组织召开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 第一次院长办公会议
发布时间:
2025-04-22 19:03
川茶网11月10日讯(何毅)11月1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院长刘仲华在参加完四川省2020年茶产业系统培训会后,在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第一次院长办公会议。参加会议的领导有: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宜宾市副市长张平,宜宾市农业局局长罗世俊,川茶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工程学部部长、教授赵先民。宜宾茶产业研究院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何毅 摄)
会上刘仲华院士提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宜宾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之年。受疫情影响,茶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受到很大影响。我们要结合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职能职责,梳理2021年茶产业研究院工作思路,做好各项工作的规划。
(何毅 摄)
会议由宜宾市副市长张平主持。与会人员细致分析了茶产业市场的现状和前景,对宜宾茶产业研究院成立后即将对宜宾茶产业发展带来的契机进行剖析。将2021年宜宾茶产业研究院的工作思路梳理如下: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制川茶产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市场和问题导向,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立足四川、放眼全国,集聚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着力推进宜宾茶业科技创新、营销创新、业态创新,唱响质量兴茶、绿色兴茶、科技强茶、品牌强茶主旋律,努力把宜宾打造成为全省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实现千亿川茶产业的动力源,持续擦亮茶业大市金字招牌,真正成为中国茶业区域发展的示范工程、样板工程,为加快建成现代特色农业强市作出茶业新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拟制发展规划。立足宜宾自然资源、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全市茶产业发展定位、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二)坚持品牌引领。大力推进“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制定和完善“宜宾早茶”“川红工夫”市级公共品牌标准体系。创新举办好第四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第十四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和宜宾茶“工匠杯”评比等系列活动,鼓励支持区县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旅文化节等宣传推广活动,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高铁、高速公路等新兴户内外宣传推广载体,着力传播宜宾茶品牌。统筹组织茶叶企业抱团参加国内外有关大型专业展销会,鼓励支持在目标市场重叠的区域整合营销资源,建立宜宾茶品牌连锁销售旗舰实体店和特色茶馆(茶楼),同步发展线下线上销售,不断提升宜宾茶市场占有率,逐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加大主体培育。支持四川酒茶集团公司等国有平台公司通过并购、参股或合作整合一批民营茶叶企业,引导企业探索股权合作方式组建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型茶叶企业做大、小微茶叶企业做精。指导五粮液集团公司发挥资本、渠道、人才和管理优势,把工夫红茶作为全产业链打造和主业培育,提升做大川红集团公司。指导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茶业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组建宜宾茶行业社会组织,健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促进抱团发展,避免茶叶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实行产业链协同发展和供应链一体化发展。
(四)突出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优良茶树品种繁育推广和茶叶提质增效新技术新装备集成示范。指导鼓励企业采用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开展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加工工艺改进,在差异化茶产品加工上讲究特色化,在突出抓好绿茶、红茶等传统茶叶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工艺茶及“私人订制”茶等茶用品、茶纪念品,积极创新研发花茶、调味茶、纯茶饮料以及以超微茶粉为原料的茶糕点、茶面条等茶饮(食)品,以茶多酚、茶氨酸等为原料的茶生物制药(保健)品、以茶为原料生产的茶毛巾、茶枕等茶功能性衍生品,不断延长茶叶产品链条,提高加工综合附加值,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五)推进茶旅融合。认真梳理宜宾茶文化的历史脉络,深入挖掘有关宜宾茶文化的歌赋、诗词、故事等,将宜宾本地的茶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积极开发以各种品牌茶叶为主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展各种茶文化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发展载体建设,重点展示宜宾厚重的茶历史文化及优良的内在品质,培育壮大宜宾茶文化产业。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片)”建设,鼓励支持依托茶资源,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结合当地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民俗美食等,打造特色茶庄,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综合开发产业基地和园区的生态观赏、休闲体验、康养修心、科普教育等综合功能,将生态茶园基地、茶叶现代加工车间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茶旅融合示范区和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六)增强产业服务。加快推进市茶产业研究院自身队伍建设,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体制。加强与中国茶叶研究所、四川省茶科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利用川茶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宜高校人才优势,整合分布在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茶业科研资源,努力提升科研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为加快茶业强市建设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着力打造中国茶业人才高地。
(何毅 摄)
宜宾市副市长张平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 张平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刘仲华院士的工作部署,并提出此工作规划也将作为2021年宜宾市茶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内容,要求宜宾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热门新闻